综保区跨境电商(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
原标题:综保区跨境电商(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
导读:
四川泸州: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三区合一”1、月2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宣布,与泸州综合保税区及中国(泸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现“三...
四川泸州:自贸试验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三区合一”
1、月2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宣布,与泸州综合保税区及中国(泸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现“三区合一”,正式独立封闭运行。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发挥多个国家级平台的融合优势,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2、在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和泸州综保区的叠加优势下,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在线通关、物流、退免税、支付、融资等专业化公共服务。
3、近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扩展至包括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的城市及区域。
4、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再次扩围,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所在城市(及区域)。这一政策旨在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专家指出,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泉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开通跨境电商“9610”出口业务
1、泉州海关晋江办关员正在对泉州综保区跨境电商“9610”出口包裹进行查验。(黄忠族 摄)中国日报福州10月29日电 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10月29日,泉州综合保税区举行了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业务启动暨揭牌仪式。当天,在泉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场所,泉州海关正在对一批跨境电商“9610”零售出口商品实施快速验放。
2、近日,泉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9610”出口监管场地正式投入试运营。首单出口货物重达111千克,总价值4045美元,经海关监管放行后顺利通关。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有序扫描包裹上的条码,确认无误后,将包裹放置在传送带上,通过物品扫描,包裹被成功传送至仓库。
3、泉州综合保税区的“9610”出口模式于日前正式投入试运行,完成了首票经由泉州综保区通关出口的“9610”业务。该模式全称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简称“电子商务”,也被称为“集货模式”。
4、月22日,泉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9610”出口监管场地试运营成功,首单出口货物重111千克,价值4045美元,通过海关监管放行并顺利通关。此次首单出口业务的成功标志着泉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9610”模式正式运行,成为厦门关区首个具备“9610”通关能力的保税区。泉州跨境电商产业链、生态链因此更加健全完善。
5、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泉州综合保税区的“9610”通关监管场所终于投入试运行,并成功完成首票出口业务。这一业务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泉州综保区在跨境电商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9610”模式,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模式,适用于B2C企业对个人出口。这一模式具有链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的优点。
6、经过近一年的建设,泉州综合保税区的“9610”出口模式在13日启动了试运行。该模式全称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适用于企业对个人的出口,具有成本低、限制少、链路短的优势。
河北石家庄综保区跨境电商“1210”监管模式运行
1、月22日,石家庄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1210”模式进口首单业务办结,这标志着石家庄跨境电商“1210”监管模式正式运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正式落地实施。
2、石家庄综保区跨境电商1210模式进口首单测试成功,意味着跨境电商“1210”监管模式正式运行,政策正式落地实施。石家庄的夏女士体验了从下单到签收不到6小时的高效服务,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3、石家庄海关在6月22日宣布,跨境电商1210模式进口首单测试成功,这标志着石家庄跨境电商“1210”监管模式的正式运行。这一政策的落地,进一步完善了当地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外贸挑战,石家庄海关积极创新,开通了“特殊区域跨境电商进口”业务模式。
国内首个中日韩跨境电商项目落户烟台综合保税区
1、该项目作为国内首个政企合作的跨境电商项目,以日韩商品贸易为核心,利用烟台保税港区的政策和制度创新优势,创新“展示交易+跨境电商组合”的运营模式。计划打造国内的日韩跨境商品分拨中心和集散地,推动日韩商品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
2、威海综合保税区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目前入驻企业160余家。区内多模式跨境电商产业中心项目重点建设了全模式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国际快件分拨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电商创业中心及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搭建了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
3、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启用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这标志着跨境电商与新零售的融合步入新阶段。该体验中心将促进当地外贸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中日韩合作平台建设。
4、胶州胶北街道借力胶东国际机场,投资建设跨境电商服务中心,旨在打造中日韩及东南亚商贸交易服务一体化一站式综合平台,预计年营业收入5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项目占地60亩,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展示中心、会务场、综合楼等。李春鹏表示,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成为国际友人进入中国的采购首选站。
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先行先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的模式,建立了山东省首个跨境电商园――青岛跨境电商产业园,并于2016年建设了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以海运为特色的国际快件监管中心。
6、山东首家跨境电商保税直播基地在青岛自贸片区正式启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贸易商、新媒体、供应链、MCN以及银行等20余家企业代表共同参与。
促进海口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措施
1、为支持和推动海南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区的建设,促进海口综合保税区内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园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措施。入驻海口综保区的企业需在区内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独立纳税,才能享受本政策。国家、省市出台的适用于综保区属地的优惠政策,海口综保区均可适用。
2、《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跨境电商迎来重要促进作用。海口海关所属马村港海关办公室四级主办李佳臣表示,目前海南跨境电商业务集中在海口综合保税区,随着自贸港政策细化落实,跨境电商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直接惠及跨境电商企业。
3、优化企业运营环境:允许拟入区企业进口自用机器设备等,自国务院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之日起即提前适用相关免税政策。区内企业既能接受出口型业务,也能接受境内区外的委托加工业务,增加企业运营的灵活性。跨境电商政策扩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逐渐扩展到所有综合保税区,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多元化商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