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k8spod内部容器间怎么通信? k8s内部服务相互调用?

k8spod内部容器间怎么通信? k8s内部服务相互调用?原标题:k8spod内部容器间怎么通信? k8s内部服务相互调用?

导读:

深入理解kubernetes(k8s)网络原理之五-flannel原理VXLAN模式下的运作原理 依赖协议:VXLAN模式下的flannel依赖于...

深入理解Kubernetes(k8s)网络原理之五-flAnnel原理

VXLAN模式下的运作原理 依赖协议:VXLAN模式下的flannel依赖于VXLAN协议,实现主机Pod间的通信组件工作流程:flannelcni:作为CNI规范下的二进制文件负责生成配置文件并调用其它CNI插件,实现主机到主机的网络互通

Flannel 作为 kubernetes一个 CNI 网络插件,通过创建覆盖网络和 VXLAN 隧道,实现了 pod 间的跨节点通信。它简化了 Kubernetes 集群中的网络通信配置,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通过查看 Flanneld 进程的配置和 Flannel.1 接口状态可以深入了解 Flannel 在 Kubernetes 集群中的工作原理和状态。

Flannel是CoreOS团队为Kubernetes设计的网络规划服务,其核心功能是为集群中的Docker容器分配全集群唯一的虚拟IP地址解决不同节点容器可能获得相同内外IP地址的问题

简单高效:Flannel 通过简单的网段规划和 overlay 网络技术,实现了跨主机容器通信,且性能良好。 易于部署:Flannel 部署简单,只需在 Kubernetes 集群中配置相应的 CNI 插件即可。 可扩展性:Flannel 支持多种 overlay 网络技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封装方式

【技术干货】k8s学习-calico的默认配置

1、Calico后端(calico_backend)默认配置:bird说明:Calico使用bird构建BGP MESh的全连接网络。Bird是Linux提供的一个BGP客户工具,负责读取路由信息,并与其他节点的bird一起构建BGP网络。

2、Calico 适用场景:在 k8s 环境中,POD 之间需要隔离。设计思想:Calico 不采用隧道或 NAT 来实现转发,而是将所有二三层流量转换为三层流量,并通过主机上的路由配置完成跨主机转发。设计优势:更优的资源利用:三层路由方法完全抑制二层广播减少资源开销。

3、配置containerd:确保containerd已正确配置为Kubernetes的容器运行时。初始化集群:在控制执行kubeadm init命令初始化集群,生成和修改配置文件,完成kubeadm的初始化和kubectl授权扩容集群:在Node节点上执行kubeadm join命令,将节点加入集群,确保集群状态为Ready。

浅谈k8s网络之Calico网络

Calico 网络 node 之间有两种模式:IPIP 和 BGP。IPIP 是将 IP 数据包封装在另一个 IP 包中,实现类似基于 IP 层的网桥功能。BGP 是边界网关协议,通过维护 IP 路由表来实现自治系统之间的可达性,更适合大型网络环境。在测试环境中,一个 master 节点与一个 node 节点之间通过 IPIP 工作模式进行通信。

Calico网络在k8s中的应用具有革命性,其特点和优势显著:资源优化:Calico采用三层路由技术,有效避免了广播风暴,显著降低网络开销。突破了VLAN限制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为大规模集群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基础

Calico网络在k8s中的应用简述:Calico是一种高效的容器网络方案,专为k8s等容器化平台设计,旨在实现容器间的高效互通与隔离控制。

k8spod内部容器间怎么通信? k8s内部服务相互调用?

k8s网络模式详解

K8s(Kubernetes)网络模式主要包括基础通行层、服务发现层、K8s网络通信模型以及“扁平网络”的三种典型实现方式。基础通行层 同一Pod内容器通信:容器共享同一个网络命名空间,相当于同一房间的室友,性能损耗为0%。同节点Pod通信:数据通过linux网桥传输,延时低,但需注意默认docker0网段可能冲突

K8s(Kubernetes)网络模式主要包括基础通行层、服务发现层、K8s网络通信模型以及“扁平网络”的实现方式。基础通行层 同一Pod内容器通信:容器共享同一个网络命名空间,相当于同一房间的室友,性能损耗为0%。同节点Pod通信:数据通过Linux网桥传输,延时极小,但需注意默认docker0网段可能冲突。

覆盖网络模式(Overlay Network)采用 IPIP 或 VXLAN 协议对底层网络数据报文进行封装,然后通过上层覆盖网络通信。适用场景:如果集群 Node 节点处于不同的二层网络中,可能由于到达目标主机的跳数太多导致性能下降,建议采用该模式。

Flannel:两种实现(UDP和VXLAN),分别涉及TUN设备或VXLAN隧道,以及Host-gw的三层解决方案。 Calico:非IPIP模式利用BGP维护路由,无网桥的直接路由规则;IPIP模式通过IP隧道解决跨子网通信问题。最后,CNI网络插件是K8S的核心组件,负责在Pod创建时设置网络环境,如网络命名空间的配置和路由规则的设定。

在Kubernetes集群中使用Flannel插件配置VXLAN网络,以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Flannel是Kubernetes的网络插件,本文通过kubeadm工具安装Kubernetes版本19,网络模式设定为VXLAN。Flannel通过下载并配置`flannel.yml`文件进行安装,之后通过检查安装结果来确认配置成功

通过修改配置,将 CALICO_IPV4POOL_IPIP 值设置为 off,可以将 Calico 网络模式从 IPIP 更改为 BGP。在 BGP 网络中,数据包直接从网卡发送目的地无需经过 tunl0 设备,效率更高。

浅谈k8s网络之Flannel网络

1、Flannel是CoreOS团队为Kubernetes设计的网络规划服务,其核心功能是为集群中的Docker容器分配全集群唯一的虚拟IP地址,解决不同节点容器可能获得相同内外IP地址的问题。

2、Flannel 是 Kubernetes 的一个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网络插件,它主要用于解决 Kubernetes 集群中 Pod 之间的网络通信问题。Flannel 通过在集群节点之间创建一个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使得不同节点上的 Pod 能够通过虚拟 IP 地址进行通信。

3、VXLAN模式下的运作原理 依赖协议:VXLAN模式下的flannel依赖于VXLAN协议,实现跨主机Pod间的通信。组件工作流程:flannelcni:作为CNI规范下的二进制文件,负责生成配置文件并调用其它CNI插件,实现主机到主机的网络互通。

K8S网络之Pod网络

1、K8S网络之Pod网络 K8S(Kubernetes)网络中的Pod网络是保证K8S集群中所有Pod能够相互进行IP寻址和通信的关键部分。Pod是K8S基本的调度单位,相当于K8S平台所提供的虚拟机。Pod网络构建于节点网络之上,又是上层Service网络的基础。

2、内网K8s机群中的Pod上网可以通过配置Kubernetes的Service和Endpoints、使用HostNetwork、NodePort或ExternalIPs等方式实现。配置Kubernetes的Service和Endpoints 通过将外部服务抽象为Kubernetes Service,并手动指定Endpoints(如果外部服务的IP地址是固定的),Pod可以像访问集群内部服务一样访问外部服务。

3、基于k8s multuscni插件实现灵活指定Pod网络类型的实践如下:单独Calico网络配置:部署Calico:使用Calico v8版本,并遵循官方部署指南进行安装。安装multuscni:基于v2版本进行安装。修改配置文件:确保/ETC/cni/net.d/00multus.conf中netcalico网络配置正确。

4、VXLAN模式下的运作原理 依赖协议:VXLAN模式下的flannel依赖于VXLAN协议,实现跨主机Pod间的通信。组件工作流程:flannelcni:作为CNI规范下的二进制文件,负责生成配置文件并调用其它CNI插件,实现主机到主机的网络互通。

5、CNI是K8s中连接容器网络的关键组件,以下是关于CNI在K8s中的深入理解:CNI的核心角色:网络管理基石:CNI负责K8s集群中Pod的网络配置和管理,确保Pod间以及Pod与外部世界的通信。灵活性:通过配置文件,CNI可以灵活地指定不同的网络插件,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