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提取液乳白色(pod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原标题:pod提取液乳白色(pod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导读:
果蔬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1、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各种果蔬,以及研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以及醋酸缓冲液、愈创木酚、H2O2等试剂。具体制备过程中,需先制备酶液,通过研...
果蔬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1、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各种果蔬,以及研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仪器,以及醋酸缓冲液、愈创木酚、H2O2等试剂。具体制备过程中,需先制备酶液,通过研磨果蔬并离心提取酶提取液,然后进行活性测定,通过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变化,计算出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以此确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2、果蔬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主要通过愈创木酚法进行。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测定方法: 原理: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酚类物质,产生有色化合物。在愈创木酚法中,Pod催化H2O2将愈创木酚氧化为红棕色的4邻甲氧基苯酚,该物质在470 nm处有高光吸收,因此可利用比色法测量其活性。
3、在测定过氧化氢酶活力时,我们通常会测量反应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随着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加,反应溶液的吸光度会随时间而降低。根据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单位,通常以每克鲜重(FW)果蔬样品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增加1时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
丙二醛提取的原理
1、[原理]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DA)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产生显色反应,反应产物为粉红色的3,5,5一三甲基恶唑2,4一二酮(Trimet—nine)。该物质在539nm波长下有吸收峰。
2、一:原理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3、油脂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如下:油脂受到光、热、空气中氧的作用,发生酸败反应,分解出醛、酸之类的化合物。丙二醛就是分解产物的一种,它能与TBA(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生成粉红色化合物,在532nm波长处有吸收高峰,利用此性质即能测出丙二醛含量,从而推导出油脂酸败的程度。
4、基本原理:丙二醛作为脂质过氧化的标志性产物,其浓度反映细胞膜脂质的氧化程度。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丙二醛与TBA形成红棕色复合物,通过测定该复合物的光吸收来计算丙二醛含量。实验准备:材料:选择适当的果蔬样品,如黄瓜、香菜等。
植物组织pod活性的测定注意事项
1、待测样品中不能含有酶抑制剂,同时需避免反复冻融。 POD酶液提取时,注意低温操作,防止酶活性。 以煮沸的酶液为对照时,酶要充分失活。 POD氧化剂具有一定腐蚀性,请小心操作。 POD氧化剂易挥发,请密闭保存,否则检测效率下降。 如果没有分光光度计,也可以使用普通的酶标仪测定,每次检测指标不宜过多,否则操作时间不一,有可能导致样本间的差异。
2、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通常采用光度法或荧光法。光度法:将植物组织或提取物加入含有过氧化氢和双甲基苯酚的反应液中,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游离基与双甲基苯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醌衍生物,产生黄色或棕色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或比色板的读数来测定POD活性。
3、植物POD活性的正常范围是440.327~52463U/g。这个范围是通过对大量植物样品的测量得出的平均值和标准差。POD活性的单位是U/g,表示每克植物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活性的测量通过酶学方法进行,常用的是测定POD催化反应产生的染色产物的吸光度变化。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反映出植物体内POD的活性水平。
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通常采用光度法或荧光法。光度法:将植物组织或提取物加入含有过氧化氢和双甲基苯酚的反应液中,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游离基与双甲基苯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苯醌衍生物,产生黄色或棕色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或比色板的读数来测定POD活性。
植物组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通常采用光度法或荧光法。在植物组织中测定过氧化物酶活力时,反应液需要预冷,以防止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而降低。通常会使用冷冻离心机冷却反应液,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温度低于室温的情况下进行测定。
测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够确定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会有所不同。通过测定这些差异,可以判断植物对特定环境的适应程度和生存潜力。反映植物的抗逆性:过氧化物酶与植物抗性密切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强弱。